[芹菜水漬菜]
這是老師今天帶來給我們試吃的。
可能我愛吃芹菜。
所以我覺得它好好吃喔!
特別是我不愛吃醃漬品。
沒想到芹菜可以這樣子做!
[芹菜水漬菜]
這是老師今天帶來給我們試吃的。
可能我愛吃芹菜。
所以我覺得它好好吃喔!
特別是我不愛吃醃漬品。
沒想到芹菜可以這樣子做!
胚芽果乾饅頭。星期一教大嫂做包子/饅頭。
發現書上的食譜用水量比較多。
事後塑形都還要加乾麵粉揉。
但老師的配方都沒這問題,也不用事後加乾麵粉塑形。
是不是很漂亮?
現在第二次發酵ing。
[綠豆椪]
這是烤好的綠豆椪。
完全沒有我想像中的難。
學了包子饅頭後,再來做綠豆椪,發現很好上手。
因為學生10幾個,大家總共做了61個綠豆椪。
所以兩個小時的上課時間是不夠的。
但,若自己回家做不會一次做這麻多。
是一道不用2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中式點心。
長這麻大沒這樣子直接吃酪梨的。
第一次吃酪梨是在澳洲,包著壽司吃,很好吃。
後來吃了2-3次酪梨牛奶。
但從來都不主動去買酪梨吃!
因為總覺得它像大便,也不知怎料理才好。
那天從大嫂那裡拿了一小條回來。
剛剛肚子超餓的/且很不想吃甜的東西。
(突然很想吃昨晚的炒麵/但要晚上人家才有賣)。
就亂切一通/在上面灑上玫瑰鹽!
今天做麩皮小麥仁饅頭。
[山東大餅]
山東大餅。裡面包竽頭餡。老師說也可以包蘿蔔絲。做成鹹的。
竽頭椰絲麻吉。老師額外教我們的。
[黑芝麻馬吉包]
來吧! 今天的老麵課-黑芝麻馬吉包。
裡面的黑芝麻馬吉其實就是做湯圓的方式!
學會這個就會做湯圓了!
餡真的很好吃,但熱量真的很高。
很多很多的無鹽奶油。
且老師真的是重口味,對我來說太甜了!
[奶油白菜冬粉湯]
去幫熊熊洗尿盆後湯沒了。
奶油白菜我在頂好沒看過,特別還是迷你種的。
今天看到底部的葉子在爛了!
所以今天全給它採收了。
看那白梗綠葉好似很硬沒啥水份!
但錯了,它還蠻有水份的!
且煮起來還蠻甜的。
媽媽說我這樣子做很好吃,大嫂的沙拉醬我改了比例。
兩大匙的檸檬汁,我改成1大匙的檸檬汁/1大匙飲用水。
我也調高黑糖比例,也用蜂蜜 (也就是兩者都用)!
用了蜂蜜的口感超好的。
然後堅果粉和其他粉類都也調高比例。
我的沙拉菜: 紅葉拔葉萵苣、羅美生菜、高麗菜嬰、紫色高麗菜、苜蓿芽、牛蕃茄、蘋果、蓮霧。
原本是還有要放"拔臘",可是好像太多東西了。
所以"拔臘"我又帶回家了,因為媽媽說: 她沒法像我這樣子做東西!
原本想說再做一鍋起來,但媽媽說: 她吃不了這樣子多。
[黑豆豆腐]
我媽媽很捧我的場,也因為這樣子我的豆腐越做越熟練。
明天是母親節,媽媽說還要吃豆腐。
因為又要幫她試做大嫂牌的沙拉醬!
所以這次豆腐只能做兩塊。
我從上次就把我的豆腐改成15%的黃豆比例。
鹽滷約需2.5-3%的比例。
[滷豆干]
昨天做了四塊腐要給媽媽,我留了一塊下來要做豆干。
這個滷豆干沒做成功。
我想要濃稠狀且硬硬的豆干。
但滷出來變成滷豆包,原本未滷之前的豆干是硬的!
現在豆干變成海綿狀。
我有把豆干做成功,但確把滷豆干做失敗。
其實做出來的滷汁還蠻好吃的!
[清炒花生苗]
剛剛一直在廚房考慮是要吃還是要種!
雖然數量不多,但種植的話,數量就太多了。
後來還是決定吃了吧!
不然陽台也沒地方種,且盆子應該也要夠深才行。
好吃嗎?
還不算難吃。
原本以為會有花生味,可見我想太多了。
[檸檬豆腐 (6)]
第一次在家裡"煎"食物,就僅這一次!
等等要來去洗廚房。
使用永和豆漿的檸檬豆腐比例我抓出來了。
我使用檸檬原汁,不加水稀釋。
現在抓出來的比例是豆漿的5%。
少於5%,無法形成足夠的豆腐腦。
6%我還是覺得太柴太酸。
[檸檬豆腐 (1)]
第一次的檸檬豆腐,我會須要從好幾個點切入說明!
讓在國外想做豆腐的人,可能要認真考慮是否值得做。
今天的豆漿我是買永和豆漿,非賣場的義美或其他品牌的豆漿。
一來是因為我想先以簡省時間的方式試檸檬比例。
所以先暫時省去做豆漿的時間。
二來我比較相信永和豆漿的濃度可能比較符合我的需求。
果然它的濃度非常的夠。
雖說我不是讀化學的,更不知純水是如何"化學上"影響到鹽滷。
所以我的解說,也無法用很正確的化學式或專有名詞來說明。
但我找到的資料都說: 鹽滷是把豆漿中的蛋白質弄出來=豆腐腦。
那是否用純水煮豆漿,應該不致於會影響到豆腐腦的形成。
因為純水不太可能是影響豆漿裡面蛋白質變多變少的因素。
既然試這麻多次,已知水是影響豆腐腦的形成。
那剩下來能想到的原因: 就是水和鹽滷之間的影響力了。
後來我唯一能很敷淺的想到的是: 因為純水沒任何礦物質。
一個看似簡單的豆腐,要做到好吃,那比例和水真是難呀!
Chloe說: 昨天大家吃了手工豆腐都說很好吃!
那我的比例是OK的!
昨天教大嫂做豆腐失敗了,我們都在懷疑是水的問題。
我在家裡做的不是用純水,是RO水 (只是有差別嗎?)
為了瞭解純水是不是會影響做豆腐的成果!
所以我重新做了2份10%黃豆及1份20%黃豆 (使用純水煮豆漿和溶鹽滷)。
(1) 10%黃豆,使用0.17%的鹽滷=失敗,無法成形。
=> 想證實是水質還是鹽滷的量,導致失敗 (這是教大嫂的比例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