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我不是讀化學的,更不知純水是如何"化學上"影響到鹽滷。
所以我的解說,也無法用很正確的化學式或專有名詞來說明。
但我找到的資料都說: 鹽滷是把豆漿中的蛋白質弄出來=豆腐腦。
那是否用純水煮豆漿,應該不致於會影響到豆腐腦的形成。
因為純水不太可能是影響豆漿裡面蛋白質變多變少的因素。
既然試這麻多次,已知水是影響豆腐腦的形成。
那剩下來能想到的原因: 就是水和鹽滷之間的影響力了。
後來我唯一能很敷淺的想到的是: 因為純水沒任何礦物質。
所以4%溶鹽滷的水比例,可能影響到鹽滷的礦物質。
也就是說: 稀釋掉了原本的濃度。
所以濃度不夠的情況下,又如何能製造出足夠的豆腐腦呢?
因此,才會有這一次的實驗。
現在證實水是影響鹽滷的因素。
那既然因為鹽滷濃度被稀釋掉了,代表如果全程用純水做豆腐。
鹽滷的比例一定要提高,不然就是溶鹽滷的水比例必須要降低嗎?
又是一波實驗,去找出適當的比例。
(以上只是推測)
因此,在我還沒找出比例之前,大嫂請你們先買礦泉水溶鹽滷做豆腐吧。
這次一樣使用10%黃豆/0.2%鹽滷/4%溶鹽滷的水比例。
使用純水煮豆漿/使用家中的RO水溶鹽滷。
證明真的是水影響到鹽滷的濃度。
這次豆腐是很成功的,因為只有水影響鹽滷/但不影響煮豆漿。
我要說的是: 大嫂回澳洲後,溶鹽滷的水,請用礦泉水或把鹽滷的比例提高吧。
煮豆漿的水一樣可以用純水或雨水。
我試了這麻多鍋/浪費這麻多瓦斯/浪費這麻多黃豆。
終於知道水和鹽滷之間的秘密。
也多虧這次教大嫂做豆腐,讓我又多長了知識。
我的配方:
[豆漿]
黃豆 10%
水 90%
[鹽滷量] 鹽滷=豆漿量x0.2%
[溶鹽滷的水比例] 4% => 鹽滷/0.04
為啥是除而不是乘? 數學程式: 鹽滷=水x4%
現在已知鹽滷量和溶鹽滷的水比例,所以我們需要反算水量。
因此,水=鹽滷/0.04 (我應該沒教錯吧。)
不要去想說我的0.2%和4%怎來的。
這是我反反覆覆試驗所得到合我家人味口的比例。
因為我覺得鹽滷包當初給的製作方法,我都做失敗。
加上每次豆漿煮出來的量都不見得是一樣的。
我又對苦味相當敏感,所以我才去找一個固定的比例出來。
好讓未來我做豆腐/豆花時,有更穩定的品質
所以有一定要用我的比例嗎? 當然不用。
是我龜毛,沒比例我就不會做菜煮飯了!
鹽滷包給的黃豆濃度更高喔。
做出來的豆腐味應該會更香。
我現在既然有了固定的做菜比例。
我就可以回去以鹽滷包提供的黃豆濃度來做豆腐了。
所以純水是可以拿來做豆腐的。
是我遺忘了純水是沒礦物質=稀釋掉了鹽滷原本的濃度。(推測! 待我再試驗)
最後,我又有疑問了!
這麻簡單濃度稀釋的問題,為啥濾布無法出水把豆腐腦中的水份濾出呢?
因為豆渣沒濾乾淨嗎? 所以卡住濾布?
那為啥同樣比例,使用RO水做就沒有卡住濾布的問題呢?
還有,RO不是也把礦物質濾掉嗎? 那為啥我還可以做豆腐?
難不成。。。。老娘的RO太久沒清,所以礦物質沒濾掉嗎?
老媽,明天我一大早就把豆腐拿回家給你們吃!
因為我做太多啦,吃不完,吃完我也痛風了。
然後,我再回媽媽家打包他們的RO水回來做豆腐看看。
//hum 看是不是我的RO太久沒換濾心了!